投資總額超40億元!臨港新能源汽車“產業圈”更有“磁力”
來源:文匯報
針線在皮革上靈巧穿行,上海臨港均勝公司電子方向盤包覆班組長倪士高今年國慶長假期間依然在車間里忙碌,經過骨架定型、發泡、縫制、電子功能集成等工序之后,一個個方向盤在這里下線,配送到附近的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
就在“十一”之前,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舉行了新能源汽車配套產業項目集中簽約儀式,包括新泉、錦源晟等業內重點企業的13個項目正式落地,投資額總計超過40億元。
隨著新能源汽車的車身、底盤、內外車飾、新能源動力總成、材料、傳感器及電子元器件等汽車產業鏈上各類上下游企業的不斷入駐,這些無縫銜接的供應鏈讓臨港新片區的新能源汽車的“朋友圈”不斷壯大。
新能源汽車“朋友圈”不斷擴圍
江蘇新泉汽車飾件股份有限公司是專業汽車飾件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簽約臨港的項目總投資4.5億元,將打造一個汽車飾件研發及產業化基地。基地在國慶假期期間開工,這讓董事長唐志華很興奮,“在新片區的支持下,項目已經快速完成了土地出讓合同和開工手續,目前我們已經拿到了多個重磅訂單,臨港新片區將成為公司國際化戰略的橋頭堡。”
佛吉亞(中國)投資有限公司此次在臨港落地新能源汽車座椅生產制造項目,中國區整椅及舒適性系統事業部總經理張以柱介紹,這一項目計劃今年12月投產,規劃產能每年35萬輛,根據規劃明年3月還將進行二期投資,“我們將持續關注技術創新,打造一個更加完整更具創新能力的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鏈。”
作為新能源汽車“供應商的供應商”,上海錦源晟致力于新能源產業相關金屬礦產資源的深加工、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及前驅體研發及制造、動力電池及材料的回收及梯次利用等業務。未來,臨港新片區的新項目將成為公司的全球管理與科創總部,這里將建成新能源產業鏈創新創業孵化平臺,吸引新能源領域的海內外頂級科學家與職業經理人等高層次人才,打造新能源產業技術創新中心。
“包郵區”產業鏈構筑獨有優勢
打開臨港新片區新能源汽車的產業鏈“朋友圈”,你能找到涵蓋方向盤、氣囊、駕駛艙模塊、鋁合金零部件等各類汽車配套產品。這些供應商,在讓整車廠零部件“觸手可及”的同時,也保證了供應鏈的穩定。無論是供應距離、人力成本,還是生產效率,這些處在產業鏈“包郵區”的零部件公司有了得天獨厚優勢。
目前,臨港新片區依托特斯拉、上汽榮威等龍頭企業,加大產業鏈上下游布局。一個個市場化訂單的背后,產業鏈本身的標準也得到提高。均勝電子的方向盤、安全帶、安全氣囊等產品也交付上汽、蔚來等整車廠,新泉汽車飾件與上汽、廣汽等知名乘用車企業有著長期合作。
根據新片區剛剛發布的創新型產業發展規劃,“十四五”時期,臨港新片區要初步營造跨界融合的智能汽車產業生態體系,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集聚,成為上海世界級汽車產業中心的新增長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