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氨酯發泡設備訂單量激增,未來走勢或要看疫情“臉色”
來源:科技產業鏈
2020年下半年,冰箱出口量大增出乎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預料。據海關總署統計,2020年1~10月,中國冰箱累計出口量為5601萬臺,高于2019年全年冰箱出口量,同比增長28.3%。在這種情況下,整機廠需要迅速擴大產能,以應對快速增長的需求。為整機廠配套生產線和發泡機的設備企業也需緊跟整機廠的節奏,擴大供應。
設備逐步國產化,外資品牌著重新技術應用
聚氨酯發泡生產線由干部設備和濕部設備兩部分組成。干部設備主要由發泡夾具、自動化生產線、模架等組成;濕部設備主要由高壓發泡機、預混設備、計量系統等組成。
安徽信盟裝備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的生產發泡生產線干部設備的企業,也是中國唯一一家在新三板上市的聚氨酯發泡生產線企業。據安徽信盟裝備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樊增輝介紹,信盟裝備可以為冰箱行業供應箱膽、門膽成型的真空吸塑成型機,冰箱冷柜箱體、門體發泡生產線,以及冰箱側板U殼、門殼鈑金成型線等。2020年,受冰箱出口大增影響,信盟裝備冰箱領域的銷售額增長達到80%。其中,冰箱內膽吸塑成型設備銷量增長顯著。
談及冰箱內膽吸塑成型設備銷量增長快速的原因,樊增輝坦言:“以前,冰箱廠更多地采購德國和意大利的設備,2006年信盟裝備開始研發生產冰箱內膽吸塑成型設備,經過幾年的技術儲備,如今我們的設備不僅可以滿足整機廠的需求,而且交期更短。受疫情影響,外資品牌的設備交期變長,大概需要1年的時間,再加上設備復雜程度相對較高,他們的技術人員很難到中國幫助整機廠進行安裝調試和技術指導。這使得整機廠轉變思路開始采購國產機型。因此,疫情給我們帶來了難得的發展契機。
以海信冰箱為例,從青島平度工廠到揚州工廠,再到順德工廠和成都工廠,共計5條生產線都采購了我們的冰箱內膽吸塑成型設備。而且平均每條生產線設備的采購價在500萬~600萬元之間。另外,美的冰箱收購東芝之后在泰國曼谷建設了工廠,隨之迅速擴大產能,在2020年一次性從信盟裝備采購了冰箱內膽吸塑成型、門膽真空成型設備等,訂單額為2000多萬元。”
聚氨酯發泡濕部設備的供應情況和干部設備很不一樣,特別是發泡機和模架已經實現了大約90%的國產化。四川航發馬隆機電工程有限公司是一家22年專注于聚氨酯高壓發泡機、發泡線、環戊烷高壓發泡機、HFC-245fa高壓發泡機、ODS綠色低碳環保替代技術設備的設計、研發與生產制造的企業,目前是國內生產高壓發泡機規模******的企業。合作的冰箱企業包括海信、格力、美菱、澳柯瑪、美的、星星、奧馬、創維、海爾、TCL、萬寶、長虹等。
另外,意大利康隆,德國亨內基、克勞斯瑪菲也是高壓發泡機的供應商,雖然他們在整個國內冰箱行業的市場份額減少了,但是在新發泡技術領域更具優勢。得益于冰箱出口量激增,康隆、亨內基、克勞斯瑪菲的訂單也呈現增長態勢。康隆公司上海代表處首席代表周正平告訴記者:“我們將近2000萬歐元的新設備訂單來自海爾冰箱。其中,海爾合肥引進第二條真空發泡生產線和新的門體發泡生產線,海爾青島中德工業園引進第二條真空發泡生產線和新的冰箱門體發泡線,海爾羅馬尼亞新項目引入一條真空發泡生產線,海爾佛山引入一條新的箱體發泡生產線,海爾冷柜引入一條新的冰箱酒柜箱體發泡生產線。”另外,據一位業內人士了解,亨內基和海爾簽訂了1500萬歐元的新設備訂單。克勞斯瑪菲發泡機的訂單額也較往年大幅增加。
新加坡潤英公司是一家專注發泡機與預混設備的企業,參與了冰箱行業整機廠從二元發泡體系到多元共混發泡體系升級的整個過程。據新加坡潤英聚合工業有限公司中國區域銷售經理張豫夫介紹:“前幾年冰箱行業聚氨酯發泡預混技術已經很成熟了,訂單量也相對穩定。”
市場樂觀前景或持續到2021年
實際上,聚氨酯發泡設備的價格也在走高,為了給整機廠減小壓力,設備廠也聯合整機廠開發更低成本的解決方案。
據張豫夫透露,2020年,因為冰箱廠產量增加,以及對整機廠預混設備進行升級改造,來降低冰箱的生產成本,因此今年冰箱行業預混設備訂單量比往年有大幅增加。
信盟裝備通過提升生產效率和降低能耗幫助企業降低成本。樊增輝表示,目前信盟裝備正在研發一項模內切技術,可以省去板材成型過程中的沖孔和切邊工序。之前的技術每小時的產量大概在180~200模。“我們想通過這項技術將每小時的產量提升為240~280模。另外一個案例是,2019年,我們和合肥工業大學在真空成型技術上做了一些聯合研發工作。我們發現,在真空成型設備輔助增加中波紅外線加熱系統,可以降低冰箱內膽生產的能耗。經過初步測算,每臺設備的總能耗可以降低15%~20%。”樊增輝補充介紹說。
“康隆也在和企業合作提升設備的自動化程度,比如耗電、耗氣、耗水這些數據要直接顯示出來,設備上還能讀取、采集并儲存一些重要技術參數,另外減少人工也是企業需要的方面。”周正平說,“這些更加智能的設備可以幫助整機廠降低可觀的成本,在設備采購上進行先期投入非常必要。目前,康隆在國內智能發泡設備的市場份額為30%~35%。”
2020年,冰箱行業這場始料未及的產銷盛景,讓上游設備廠興奮的同時也引發了一些企業的擔憂。究竟這樣的盛景是曇花一現,還是將持續繁榮,冰箱產業鏈上每一個設備企業都想知道答案。
樊增輝認為,這樣的盛景起碼會持續到2021年中期,也可能更晚。他說:“因為我們的訂單已經接到2021年的7月。”
周正平也認為,全球的冰箱訂單正在轉向中國,冰箱廠產能擴大是必然。他說:“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疫情至少要延續到2021年6月。冰箱廠對聚氨酯發泡設備的投資則要比疫情延續得更晚。對于2021年6月之后的市場需求走勢,則要看疫情的真實走勢。因此,冰箱廠對設備的這種火熱需求會持續到什么時候還需拭目以待。”
張豫夫對于冰箱需求的走勢持謹慎態度。他認為,新冠疫情究竟會如何發展還是個未知數。一種可能是,冰箱廠只是2020年擴大產能,之后會重新評估來保持或者減少產能。另一種可能是,疫情仍將持續或更嚴重,國外企業產能依然難回之前水平,冰箱廠繼續擴大產能。但是答案是什么,我們現在并不知道。因此潤英目前維持現有訂單,暫時不會改變在冰箱行業的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