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跌修復成化工市場主基調
來源:中國化工報
上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國內外經濟承壓,終端需求萎縮,加之原油價格暴跌,國內化工市場大幅震蕩下跌,個別產品******振幅超過了200%,跌幅超過了58%。不過,一些疫情防護產品的化工原料價格暴漲,成為短期內特殊的“亮點”。隨著國內疫情得控制,企業陸續復工復產,化工市場也開始修復回暖。整體來看,上半年國內化工市場經歷了前高—中底—后穩的過程。雖各子行業產品鏈的差異導致走勢各有不同,但超跌修復仍是主基調。
傳統化工產品市場呈“V”字走勢。年初,傳統化工產品市場還能延續去年的穩定行情,但隨著疫情暴發2月份市場開始大幅震蕩,超跌已成普遍現象。振幅較大的5種產品丙酮、異丙醇、丁二烯、純苯、二乙二醇振幅分別高達228.9%、145.69%、143.5%、142.9%、106.7%。其中,丁二烯、二乙二醇、純苯跌幅分別達58.4%、49.4%、47%,位居跌幅榜前三位。大部分產品價格在4月上旬創下新低,隨著國內疫情得到控制,企業陸續復工復產,市場重新啟動,開始回暖反彈,雖然均未能反彈至年初水平,但大部分產品完成了超跌修復過程。
基礎原料類和終端消費產品市場穩中筑底。一些關乎民生類的基礎化工產品以及與農民利益密切相關的化肥系列產品,雖然也受到了大環境低迷以及疫情的影響,但整體呈現較好的抗跌性。此類產品市場除了在2~3月份疫情防控嚴峻時期低位整理外,隨后基本上處于上漲態勢。如硫黃主流價格從年初的500元(噸價,下同)左右跌至2月份的低位400元后整理,3月份即開始反彈,至6月份主流成交價達550~600元,已超過年初水平;硫酸銨從年初的480元短時間探底至450元后連續探漲至6月份的530元左右,漲幅達10.5%。另外,尿素6月份價格雖然較年初低50~80元,但上半年均價在1666元左右,高于年初均價50元。
能源類產品市場跌后反彈緩慢。受國內外疫情暴發、終端需求大幅萎縮等因素影響,國際原油4月份現貨成交價跌至20美元/桶以下,相關聯的能源類化工產品如甲醇、煤焦油等也出現了大幅走跌現象。其中,甲醇從1月份的月成交均價2170元跌至6月份的1520元,跌幅30%,呈現連續下跌走勢;高溫煤焦油價格由年初的2700元震蕩走低至6月的2300元,期間4~5月份基本在1700元左右震蕩整理,******跌幅超過了40%。基于原油市場5月份后陸續回暖,甲醇、煤焦油、成品油等能源類產品也相繼開始觸底反彈,雖然行情修復周期較傳統化工和基礎類化工產品市場遲緩,但企穩已成趨勢。
另外,受4月份國外疫情大暴發影響,此前因原油下跌而價格走低的防疫物資原料聚丙烯粒料價格突然大幅上漲,10天內由6700元漲至10500元,漲幅57%;熔噴布級的聚丙烯4月份價格更是暴漲4倍。此外,受疫情影響,95%乙醇價格在2月初一周內從5300元左右漲至6500元,漲幅23%。但基于此類大宗產品的社會供應能力充足,加之國家對炒作行為的打擊,市場陸續理性回歸整理。
綜合來看,雖然目前疫情在國外仍未得到有效遏制,以及一些不確定的地緣政治因素存在,國際間的化工產品流通依然受到阻礙,但國內化工產品市場的消極和恐慌期已過,基本上完成了超跌修復過程,行情正在步入增量穩價周期,市場陸續回暖企穩可期。